河南安陽發現3000年前商王朝宮城新華網鄭州11月12日電(記者桂娟 桂濤)中國考古人員在世界文化遺產河南殷墟范圍內洹北商城的中軸線位置發現商王朝宮城,并首次發現了高于當時地面的城墻墻體。
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的都城遺址。這座規模巨大的城址實際上只開挖并夯筑了基槽,墻體并未筑建起來。最新的考古工作證實,數年前發現的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都邑的外城,城內其實還有一座宮城,宮城面積應不小于41萬平方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唐際根說,洹北商城宮城系商代中期國王行政和隆重祭祖的場所,在殷墟這一世界遺產范圍內系首次發現,使我們對商王朝的都邑布局有了更清楚認識,不僅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商代王都的營建過程,還有助于我們理解商王朝的政治管理模式、貴族與普通居民的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在剛剛結束的紀念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考古發掘80年紀念活動上,唐際根首次向與會的200多名海內外專家透露了洹北商城宮城的發掘情況,并邀請專家們現場考察。
宮城位于洹北商城外城內的南部偏東位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95米,東西寬515米。此前發現的30多處分布密集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群,包括已發掘過的迄今所知中國商代規模最宏大的宮殿--一號宮殿基址,均分布于此次發現的宮城城垣之內。
被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的洹北商城,彌補了早商和晚商之間的時間缺環和重要考古遺存的缺環,從考古學上完善了商文化的編年框架。發現10年來,社科院安陽工作站對此進行了不間斷的考古鉆探工作。2007年,通過鉆探,發現了洹北商城宮殿宗廟區的外圍有一周長方形夯土城垣,隨后對北墻進行了試掘,確認了宮城城墻的存在。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東墻和北墻最為清楚,城墻的基槽以及基槽之上的墻體十分明確,西墻、南墻因被工廠占據,尚待進行更加詳細的勘探。
考古人員對宮城北墻的一段進行了解剖,發掘顯示,宮城北墻由基槽和墻體兩部分組成。基槽是用黑褐色土夯打而成,夯窩明顯;基槽之上是城墻的墻體,是用土質純凈的淺黃色黃土夯打而成。夯層內出土了少量陶片、石器等遺物。有學者認為,商人以不同顏色的土分筑墻基與墻體,可能是有意識的選擇,黑土和黃土或具某種象征意義。
唐際根說,從城墻解剖的出土文物看,洹北商城宮城的建造年代晚于宮城內的諸多建筑遺跡,但早于洹北商城的外城。宮城的城墻是將王室成員與普通百姓隔開的一種設施,是王權強化的表現。 |